現在位置: 首頁 > 第一篇 築海防 保臺灣

理諭設防同時並進

  在通過外交手段與日軍周旋的同時,臺灣海防建設同時推進。在沈葆楨等船政人士主持下,臺灣開始修築炮臺、增派兵勇、調遣洋槍隊,同時從西方引進技術,在臺灣本土開辦近代軍工企業制造軍備武器。
  為了加強臺灣的海防力量,沈葆楨聘請外國工程師修築炮臺。圖為沈葆楨奏請建造的炮臺分佈圖。

  旗後炮臺建成於1875年,為扼守高雄港進出的咽喉。旗後炮臺聘英國工程師設計,屬西式炮臺。

  安平炮臺是臺灣第一座西式炮臺。1874年9月興建,1876年8月竣工。炮臺建造的方式,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的作法。安平炮臺建成後,配備有18噸英國進口的阿姆斯特朗前膛大炮5尊、40磅前膛小炮4尊、20磅後膛小炮4尊。沈葆楨在安平城門內外分別題字“億載金城”和“萬流砥柱”。

  沈葆楨除了增強水師部署外,陸軍方面增募兵勇,請調淮軍,分布澎湖及臺灣南北。圖為赴臺增援的淮軍。

  沈葆楨為解決臺灣“孤懸海外,有事運濟艱難”問題,加強臺灣海防建設,特設軍裝局、火藥局等,並從福建船政抽調槍炮制造技術人員赴臺主持。從此,福建船政的生產技術及技術人才源源不斷流向臺灣,為臺灣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