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位置: 首頁 > 第一篇 築海防 保臺灣

守戰結合的海防主張

  福建船政對臺灣近代化的影響,是由牡丹社事件開始的。沈葆楨入臺前,清廷治理臺灣是消極的,以教化、治安、理番等防內措施為目標。沈葆楨入臺後,率領船政自製的兵、商船和人材班底進行調處與開發,當船政既有的西方科技技術與現代化觀念開始流播島內,臺灣的防務開始有巨大的改變,從對內轉變成為對外,歷史面貌也開始改觀。自此,臺灣的防務也不再孤立於中國之外,而是成為中國東南的屏障,成為其海防的一環,與整個國家沿海的防務更緊密的聯成一氣。

改變傳統海防思想 棄大洋,守內河,以守為戰 →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 “內守外攻相結合” “海防與塞防並重”

  船政是近代海權思想發展的重鎮。左宗棠、沈葆楨等都注重沿海、外洋的防務,主張“以守為戰”轉為“守戰結合”,與林則徐、魏源等人的海防思想一脈相承。1866年左宗棠在奏請清廷在馬尾興辦船政的奏摺裡就涉及近代海防思想。

林則徐(1785—1850)

  福建福州人。他積極瞭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、軍事、經濟情況,設立譯館,翻譯西方律例、軍事技術等著作,輯有《四洲志》等。其“時事艱如此,憑誰議海防”的呼喚,引起了人們對海防的重視,堪稱近代中國向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。

左宗棠(1812—1885)

  湖南湘陰人,歷任浙江巡撫、閩浙總督、陝甘總督、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等職,清末洋務派領銜人物之一,深受林則徐和魏源等早期海防論的宣導者影響,為福建船政奠基人。他收復新疆,索還伊犁,在中法戰爭中積極主戰,並在派兵援救臺灣的反侵略鬥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
沈葆楨(1820-1879)

  福建福州人,是“同治中興”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,先後曾任江西巡撫、福建船政首任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等。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時,任欽差大臣辦理臺灣等處海防,兼理各國事務大臣,率艦船抵台籌防。日軍撤退後,沈葆楨在台實施“開山”、“開禁”、“開礦”、“開府”等治台措施,開啟臺灣繁興新頁。